™知识产权咨询服务
如何识别自身的专利需求
2024年6月26日©姜新宇
作者:姜新宇
导读:在需要申请专利时,申请人有哪些专利需求呢?专利代理师满足这些需求的难度多大呢?申请人委托专利代理机构时需要考虑哪些事情呢?本文讲一讲这些内容,以减少专利申请人与专利代理间的信息差。
专利行业赖以存在的基础工作是专利申请,申请人也需要识别自身的专利需求,今天就讲讲这些内容。
一、申请人有哪些专利需求
专利申请的六类源需求分别是:1.提出专利申请;2.避免被认定为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3.拿到专利证书;4.运用专利权;5.专利申请出结果的时间;6.专利证书的数量。(注:随着专利申请补贴和专利授权补贴的取消,通过专利申请获取政府补贴的源需求已经消失。)满足第1、3、4类源需求还有一个前提:用户有不影响目标达成的技术方案,但现实中,可能用户并没有不影响目标达成的技术方案,但是还需要完成相应的目标任务。
二、专利需求的满足难度
(一)提出专利申请的需求的满足难度
只需要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就可以达成目的,没有什么难度,连获取不影响目标达成的技术方案也没有什么难度。
(二)避免被认定为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的需求的满足难度
作为被连带打击的对象,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师也有此需求。但实际上,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排查属于非常规手段,主观性极强,自然也有误伤,专利代理师可以降低此情形出现的概率,但并不能完全避免此情形的出现。出现此情形后,除了可以撤回专利申请外,还可以按规定提出申诉,申诉后也有可能排除非正常专利申请的可能。若专利行政部门排除了非正常专利申请的可能,那就会把它转入正常的审查程序中。
(三)拿到专利证书的需求的满足难度
这个难度要分类型看待。如果是想要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证书,基本没有什么难度,连获取不影响目标达成的技术方案也是基本没有什么难度,除非用户还限定了专利申请有结果的时间。如果是想要发明专利证书,那就要看用户能不能提供不影响目标达成的技术方案了,如果用户提供不了不影响目标达成的技术方案,那难度瞬间飙升;如果用户同时还限定了专利申请有结果的时间,那难度直奔天际。
当然,万事没有绝对,不能胜任的代理师把本可以获得授权的技术方案弄得被驳回也是有可能的。生产服务嘛,还是达不到机器生产产品那种生产过程可再现性,所以品质波动也很正常。若想避免这种情况,还得找专业能力胜任且靠谱的代理师。
(四)运用专利权的需求的满足难度
用专利权获取市场利益,并不仅仅指使用专利技术的排他实施权获取市场利益,还包括用专利权讹诈对手获取市场利益、用专利权反讹诈对手获取市场利益(这种通常没有现实根基,因为对手一般是懂专利规则的,所以他才会先讹诈他人)。
有使用专利技术的排他实施权获取市场利益这类需求的用户一般是有技术方案的,大部分专利代理师理所当然的认为难度不大,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能保护技术,但实际上难度也是直奔天际。只不过用户也不清楚它到底能不能保护技术,所以就默认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是能保护技术的。具体能不能有效地保护技术,还得看代理师的专业能力、用心程度,以及对手钻漏洞的能力。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只有臆想中的天能做到,人还是没有这个实力的。集一国智力和无数血淋淋的教训而成的法律尚有漏洞可钻,何况一个专利代理师搞出来的法律文件呢?但话又说回来,如果对手有钻漏洞的聪明才智,可能也就不需要钻漏洞了。
用专利权讹诈对手获取市场利益这类需求的用户,一般是选择了对手的“攻敌所必救”的时机上,或者是选择了小白式对手。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遇到了扫地僧,虽然民事诉讼多采取损失补偿制,但商业手段千万种,也有可能被扫地僧分分钟玩完。当然,在中国,政府总是想当大家长,所以政府也不允许这种破坏经济秩序的投机主义者兴风作浪。所以,他们也必然只能在一时玩的风声水起。
(五)专利申请有最晚出结果时间的需求的满足难度
这类需求有四种达成方式:第一种,申请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这类审查周期相对较短的专利,而非发明。第二种,对于发明,保守地请求专利要求保护的范围。这可以减少审查意见答复的次数。第三种,走优先审查通道,但这受领域和地域的限制。这种即使是发明专利申请,也能保证1年内审结。第四种,走预审通道,这也受领域和地域的限制。这种即使是发明专利申请,一般也能做到3个月内审结。
(六)专利证书数量的需求的满足难度
对于用户来说,不影响目标达成的技术方案是难以获得的,但专利证书的数量实实在在的证明着发明人的技术实力,所以发明人当然希望在不影响目标达成的技术方案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拿到更多的专利证书。对于某些申请人来说,拆分专利申请还可以节约专利费用。这类需求的达成方式是拆分专利申请,但在专利行政部门整顿专利行业乱象的背景下,技术方案拆分不当容易被怀疑成非正常申请行为。慎用吧!
三、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注意事项
1.在确定自己的需求时,除了要考虑能否授权外,还要考虑专利运用阶段的需要。专利运用阶段的需要包括:专利证书的使用方式;专利权的使用方式;专利证书的获取时间要求等。如果仅需要使用专利证书,那就只需要考虑能否授权就行了。如果还有可能有使用专利权,那还需要考虑专利申请文件的保护范围。就普通专利代理而言,专利代理人员一般会同时考虑授权需求和保护需求,并在价值观的影响下侧重于其中一方面。
2.在选择专利服务机构时,还要选择关键环节的处理人员。与产品不同,服务很难标准化。专利申请工作需要把技术材料处理成法律文件,每项技术材料都是独一无二的,还需要结合技术材料、现有技术、对抗策略处理加以处理,根本无法实现标准化作业。这就造成关键环节的处理人员的能力、专业水平、用心程度与专利申请质量尤为相关。所以,在选择专利服务机构时,还要选择关键环节的处理人员。
3.技术交底材料的写法最好是流水账式的写法。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流水账式的写法内容详实,方便专利代理人员理解技术,而按照专利申请文件的形式书写的技术交底材料一般进行了主观处理,很可能遗漏关键技术内容,如专利代理人员技术素养或未用心,可能无法发现缺陷;二是遇到责任心低或专业能力低的写手,且机构疏于质量管控时,写手也有可能将按照专利申请文件形式书写的技术交底材料直接递交给了相关部门。
以上是作者对专利申请用户的建议,希望专利申请人在委托专利代理机构时能更准确地传达自身的需求,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