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咨询服务
专利运用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2024年10月16日©河南辨知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作者:姜新宇
导读:近年来,管理层推出了“专利运用”政策。社会对“专利运用”政策的接受度如何呢?“专利运用”政策又会对专利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专利从业人员应该往哪个方向上努力呢?
近年来,管理层推出了“专利运用”政策。今天就讲讲“专利运用”政策对专利行业的影响。
一、“专利运用”政策的出台考量
在对专利行业进行梳理后,管理层确定了专利生命周期的三项关键工作:确权;运用;保护。考虑到国内的专利确权工作做的很好,专利证书的运用也做得很好,但专利技术产品化不足,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所以想增强专利技术的产品化运用。在此基础上,还希望借“专利技术的运用结果”实现对专利权的市场价值的甄别,进而倒逼申请人在专利确权环节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并改善专利运用环节的需求结构,顺带扩大专利权保护的需求。基于这些目的,管理层推出了“专利运用”政策。
目前,专利运用的方式包括:⑴专利权人进行专利技术的产品化应用;⑵专利权人将专利权许可给其他人;⑶专利权人通过专利权的维护行为获得利益;⑷专利权人引用专利证书对某些东西加以证明;⑸专利权人将专利权交易给其他人;⑹专利权人在参股企业用专利权进行资本金实缴;⑺专利权人用专利权进行质押融资;⑻研发人员利用专利技术情报提高研发效率;⑼管理人员利用专利情报反侦行业的技术演进路线;⑽申请人利用专利情报反侦对手的技术研发方向后实施竞争行为。
在管理层看来,“专利运用”政策的核心目的是推广第⑴种应用方式,但政策的激励手段需要考虑到“可量化考核”、“有材料证明”,而且还要有工作重点。目前,管理层近期的工作重点是推动“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政策完善和推广,所以在政策的激励资源上给予了倾斜。
二、“专利运用”政策的社会参与方配合度怎么样
专利相关人士在关注到“专利运用”政策的时候,会重点关注管理层近期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激励资源的倾斜,所以社会注意力焦点就投向了“专利权质押融资”、“专利开放许可”、“专利导航”等。
以“专利权质押融资”为例,社会参与方配合度如何呢?“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关键参与方是申请人、资产评估机构和银行。
申请人会怎么看呢?资金紧张的申请人当然希望多一条融资渠道,而且“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利息又极低。所以,申请人有动力做“专利权质押融资”。
资产评估机构会怎么看呢?资产评估机构是中介,其业务来源于客户并受到金融机构的评价,所以资产评估机构主要照顾客户的利益诉求,尽量满足客户的需要。在这个业务中申请人就属于资产评估机构的客户,所以资产评估机构会尽力帮助客户做“专利权质押融资”。
银行会怎么看呢?银行融资的关键是贷款安全性,所以银行既要考虑申请人的资产情况,还要考虑待抵押物专利权的稳定性。实际中,资信良好的申请人并不需要考虑融资难的问题,而且银行很难评估专利权的稳定性如何,并不能避免资产灭失的问题。所以,银行在做“专利权质押融资”时需要更多的动力。
管理层在设计“专利权质押融资”时也考虑到了这些情况,引入了担保,尽力促成“专利权质押融资”的社会参与方有动力进入“专利权质押融资”链条。
三、“专利运用”政策对专利权人和申请人的影响
在专利权人看来,为获取“专利运用”政策的激励资源,最容易实施的应用方式是第⑵、⑷、⑸种,最有动力实施的应用方式是第⑹、⑺种但第⑹种风险过大。对于其它未提到的,比如第⑴种,需要考虑专利权的市场价值,还要考虑投资风险;比如第⑶种,需要考虑专利权的维护行为获得的利益能否覆盖到行动成本和风险成本;比如第⑻、⑼、⑽种,需要企业有研发能力并配备研发资源,对企业资质要求极高。
可以看出,专利权人对“专利运用”的偏好与管理层提出“专利运用”政策的初衷存在差异,所以“专利运用”政策实行一段时间后必然偏离轨道,这是其一。但是,“专利运用”政策仍然会福泽第⑶种即通过专利权的维护行为获得利益的专利权人,同时还会倒逼申请人在专利确权环节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并改善专利运用环节的需求结构,顺带开发专利权保护的需求。也就是说,申请人就会在后续的专利活动中更为关注拟申请专利的商业价值,也就是:⑴关注拟申请专利的技术的市场价值;⑵关注专利申请文件的法律价值。
四、“专利运用”政策对专利从业人员的影响
了解了这些,相信专利从业人员也会对“专利运用”政策进行鼓与呼,并为提升专利权商业价值估算准确性、专利申请代理质量、提升专利维权成效而储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