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了解更多| |
返回公司信息,了解更多| |
返回站内地图,了解更多|
辨知
育人小记-育儿A
2024年10月13日©河南辨知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作者:姜新宇
导读:辨知公司创始人是怎么育儿的呢?他是怎么看待育儿的成效的呢?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片白纸,在6岁前是家庭尤其是父母在引导着他的意识走向,这就是“一命二运三风水”中命的本意——原生家庭给予了孩子的“命”。看到“孩子嘴里含着纸爬走不让掏,被逮到时又紧闭双唇”的样子,觉得他像个人了,符合自己培养的方向,于是就想分享一下。初看“育儿”这个话题与公司经营没有什么关系,细品它与公司的人才培育还有些关联,所以就在这里分享一下。
我对孩子的期望有三点:⑴他是个人,有自己的想法,会拒绝自己讨厌的,会讨要自己想要的;⑵他会为得到自己想要的而付出行动和努力,这能给他最大的安全感,也能培养他的能力树立他的自信心;⑶他能够自己玩,也愿意和身边人交流和玩。
在孩子临近1岁时,他的状态是:⑴饿了时会用特定的语调表达,看到喂奶动作时就会有高兴的表现,吃饱了后就会自己玩,但需要身边有人,有睡意时会“嗯嗯嗯……”地表达,抱着时也会“嗯嗯嗯……”地进入睡眠,在晚上能够自己抱着奶瓶吃奶;⑵喜欢吃,馒头、面条、菜、水果、零食都想吃,会指着手要,用自己的小手送到嘴里后会很满足地笑起来;⑶喜欢爬,爬到屋里的每个地方去看看摸摸,并希望得到帮助去尝试走走,走的时候还会高兴的跳着脚;⑷虽然不会说话,但会特定的语调、用手指着表达自己的需要,在不满意照顾者作出的行为时会表达拒绝,不喜欢被放平躺下但若手中有玩具时也能接受,喝时会自己拿起奶瓶往嘴里塞;⑸看到外面的小孩子时会“啊”一声打个招呼,有时看到大人时也会“啊”一声打个招呼;⑹习惯了被动得到照顾,会坐在原地等待照顾者把食物送到口中、等待照顾者靠近后抱起。
对比一下,除了第⑹条有待培养外,其它都还很满意。之所以出现第⑹条的现象,是因为在喂奶喂饭时一直是被照顾者直接送入口中的,在他会爬之前一直是需要被照顾者主动靠近并抱起的。虽然已经体会到了用自己的小手能把零食送入嘴中,能爬着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但他还没有意识到在这些上也是可以做点什么的,所以在这些情况下还需要引导他主动用手接食物、主动靠近照顾者后再求抱。
那前面五条是什么培养出来的呢?
对于第⑴条,在他出生后看不懂他的需求时就让他给提示。首先是教他伸舌头,然后问“你是饿了吗?饿了就伸舌头”,后来发现他饿了时也不伸舌头,估计是听不懂。再后来就猜是不是饿了,再问“你是饿了吗”,然后喂奶。大概两三个月时他就会吐个音节,听着模模糊糊地像是“饿”,然后就在听到这个音节后喂奶。但这情形持续一个月后又不会了,再后来就是用一个特定的语调表达饿了,再结合上一次吃奶的时间,就比较容易猜出来是想吃奶了。再再后来就会用手指奶瓶表示饿了。睡醒后告诉他“去你床上玩吧”(这要床的四周有围栏),没人和他玩,床上有玩具,他就去玩了。“嗯嗯嗯……”地睡估计是听奶奶哄睡时发出的这个声音学会的,月嫂哄睡时会放白噪音,也会哼出声音,奶奶哄睡时发出的这个声音,于是他就学会了。至于晚上让他抱着奶瓶吃奶,是为了让他知道没有人照顾时他也能自己吃东西,还方便去厕所和换尿布。
对于第⑵条,在他出生三个月后奶不够吃了,就想让他喝点别的,就尝试着喂苹果汁什么的,当然喂了后就垃肚子了。可能是尝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也可能是看着大人吃东西狼吞虎咽的,所以就什么都想尝尝。本来小孩就在口欲期,什么都拿到嘴里尝尝。后来,在六个月时吃苦橙也会皱着眉头吃下去,八个月时吃酸桔子也会皱着眉头吃下去,十一个月时吃辣菜也会皱着眉头吃下去,可能就这样开了味蕾。
对于第⑶条,这应该是孩子有安全感且能到达更多地方后有了探索欲,看到新奇的东西有了新奇的体验后又进一步激发了探索欲。安全感是怎么形成了呢?安全感的形成离不开全面的照顾、母亲的主动给予、宽松的尝试环境和照顾者的陪伴。
对于第⑷条,这与照顾者的引导分不开。照顾者要引导他表达自己的需要,并允许他拒绝照顾者作出的行为。奶奶有时会因“坐地板上凉”而抱着他挪个地方,他不满意是因为他想在那个地方而且并不觉得地板凉;奶奶给换尿布时会把他放平躺下,他不满意是因为坐着方便玩;……当他表示不满意时时,就要及时制止照顾者的强迫行为,否则他就只能通过“倔脾气”、“暴脾气”来迫使周围人顺他的意。
对于第⑸条,这应该跟接触的人比较友好有关。刚出生时,月嫂会跟他说话;月嫂走后,我们是三个人照顾孩子,孩子也不太怕生人;在外面老年人看到他时,会跟他说话,有的也想抱抱;……所以他喜欢也希望别人主动跟他说话。再后来表哥表姐和他玩,然后在他遇到别的小孩时让他说“啊”打声招呼,虽然当时他并不说,但后来他在见到别人时就会“啊”一声,大部分小孩和大人都不会回应,但也会有一两个人回应一下,这就会激励他的这个行为的持续。
回到公司的人才培育上来说,养育小孩和培育应届生有什么区别呢?主要有两点:⑴应届生虽然也是一张白纸,但他们已经是成人了,有自己的意识,这些意识会阻碍公司的培育引导效果;⑵应届生与公司的关系远弱于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公司对他们不可能有这么强的付出意愿和容忍度。应届生要明白:你越是像这里的小孩,越能得到公司的青睐,越能更顺利地成长。公司要明白:即使面对客户的质量要求,还是要给员工提供宽松的成长环境,如此才能建立起人才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