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知

小事话人

2024年8月26日©河南辨知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作者:姜新宇

导读:怎么识人呢?人的办事水平有哪几个层次呢?人有哪些生存方式呢?每种生存方式怎么完善呢?

——————————

  从一件事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糖豆便秘了,姐姐给帮忙上了点开塞露后,扣出来两个小屎粒,但肛门上渗了点血,妈妈哄好后,埋怨出血是开塞露上的太深了。我执意要让糖豆继续拉,因为肯定没拉完,但妈妈反对,因为会惹得小孩又哭起来。

  怎么看这个事呢?要看决定引致的结果,引致最优结果的决定就是对的。

  在是否继续拉屎的问题上,虽然症状消失了,但其实并没有让屎拉出来,让便秘的问题积的更严重,下次体验更严重的便秘时会让糖豆更痛苦,所以继续拉的决定是对的。这就是“短期”与“长期”的选择。

  妈妈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吗?不是的。但她为什么反对呢?因为她解决问题的思维有问题。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矛盾:(1)姐姐帮忙上开塞露时让肛门上渗了点血,妈妈在我面前私下埋怨了姐姐,既照顾了自己的情绪又照顾了姐姐的情绪,但没有照顾我的情绪;(2)妈妈为了照顾糖豆的情绪,决定不引导她继续拉屎,这其实是没照顾糖豆的利益。

  她的问题源自于爸爸,爸爸的问题源自于爷爷。爷爷是一言堂,当时物资稀缺,所以爸爸没有能力说“不”,他通过心理调适适应了家庭环境。当他组建家庭后就能做决定了,之后他的想法就流露出来了,他的问题也就开始左右着家庭环境。妈妈和爸爸其实相处不来,但他们通过不说对方的问题并进行心理调适的方式让双方维持了表面的和气,但双方肯定是有积怨的。只不过随着年纪的增长,欲求少了,怨气也少了。

  同样的逻辑,我和姐姐的问题源于爸爸和妈妈,这就是家族的代际遗传。能不能突破家族的代际遗传呢?是能的。

  妈妈对姐姐的埋怨对不对?对,但同时也会伤害姐姐的感情。有些人在遇到不喜欢的事情时会直言不快,这是一种行为调适方式,但会扩大矛盾和引起冲突,也伤感情。虽然伤人际关系,但自己能过得很舒适。连自己都不照顾自己的人没有能力照顾其他人,所以这种选择没有对错。“有的人在弱势时会忍辱负重,以求更大目标的实现”,这是个例外情况,这种人也不能说是不照顾自己。怎么解决它的负作用呢?与这种人相处时,也要直言不快,并在冲突中找到建设性的相处方式。当然,如果在人际关系崩盘前还是没有找到相处方式,那就阻隔环境的相融吧。

  喜欢直言不快的这类人如果强迫他人按自己的意志来,那就进化成了“一言堂”。一言堂是个中性词,但大多时候用于表达贬义,被它贬义所指的人得势时极大可能会搞坏一方环境。它什么时候用于表达褒义呢?当这个人的决定总能带来好的结果的时候。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当一个人精细化了办事技巧,并成功解决了复杂化陷阱,最终复归于简单时,一般就有了系统决策思维。

  姐姐为什么做事粗糙呢?因为她在精细化办事技巧之前止步了,所以可以看到她做事就比较粗糙,但也能达成主要目标。这种人的状态是“目标第一”,比如商鞅。

  有些人连主要目标都达不成,因为他们能力不足以解决问题,所以遇到障碍就退缩了。这种人的状态是“听天由命”。

  有些人也尝试过精细化办事技巧,但能力不足以厘清复杂关系,并在此止步不前了。他们在办事时考虑的情况很复杂,但总是会犹豫不决。他们以前是能达成主要目标的,现在为什么又不敢行动了呢?因为他们复杂化了问题后厘不清了,所以就犹豫不决了。这类人的状态是“纸上谈兵”,比如赵括。

  前面讲了些人的几个处事层次,后面再讲些人的生存方式。

  有的人以“做人”为主要目标而步入社会,他们的出发点在于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在聚拢到稀缺资源之前,他们都是“众人”;在聚拢到稀缺资源之后,他们都是“贵人”。

  有的人以“做事”为主要目标而步入社会,他们的出发点在于把事做漂亮。在把事做漂亮之前,他们都是“木头人”;在把事做漂亮之后,他们都是“工具人”;在能维持人际关系和谐后,他们都是“大人”。

  前面讲了些人的生存方式。人与事是不可分的,透过人事交织可以看到不同的生存方式、不同的办事层次,望对您有所启发。

|辨知公司logo返回首页,了解更多| |辨知公司logo返回公司信息,了解更多| |辨知公司logo返回站内地图,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