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知

遇事时沟通的价值

2024年9月14日©河南辨知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作者:姜新宇

导读:遇事时沟通有哪些价值呢?四种关系下都是怎么沟通的呢?

——————————

  沟通有两个目的:一是遇事时的信息沟通,以促成事的结果最优化,这种情况下事就是沟通的契机;二是无事时的联络感情,以维持人际关系,这种情况下需要有较强的寻找话题的能力。这里主要讲讲遇事时沟通的价值。

  遇事时都会沟通什么?首先就是沟通信息,对齐双方掌握的信息的颗粒度;其次是沟通处理意愿;再次是沟通处理方式,了解每个人心中最优的处理方式,再从处理方式的差异中分析对方的关切点;之后是领导决策,确定一个处理方式;最后是就最后的处理方式进行沟通,确定一个适合大多数人的处理方式。

  讲一个常见的家庭对话情景。小张拿起手机刷了会抖音,老张看到后说:“整天都在刷抖音了,也不干正事,学习下业务、出去交个朋友、打扫个卫生都比看抖音好!”小张拿着手机进了自己屋,接着锁上了门。老张看到后,嘟囔着说:“人大了,不服管喽!”看,这个情景中,老张直接跨过前三步就进入了第四步,在小张看来,老张只是在说教,他并不知道自己想从刷抖音中得到什么,所以小张就不想搭理老张。仔细观察一下,老张除了缺乏沟通的技巧,也不具备沟通的能力。老张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中国有个传统思想“父为子刚”,但实际上“父为子刚”考虑的是组织中有且只能有一个决策者,而不是指父亲的决策就是对的。在没有进行前三步和最后一步的沟通的情况下就直接要求孩子执行决策,那肯定是要受到反对或无视的。

  了解了遇事时都会沟通什么,就能看懂遇事时沟通的价值了:第一,对齐信息,让决策者考虑的更全面;第二,沟通需求,让决策者照顾相关者的利益;第三,沟通处理方式,降低执行阻力。

  讲个组织中上级传达的例子。老板刚接到孙总的电话,听到对方到高铁站了,就对从身边经过的小王说:“你去高铁站接下孙总,我把孙总的电话发到你微信上。”小王不会开车,于是就叫了个滴滴去了高铁站,回来后被老板骂了一通。看,这个例子中,老板安排小王去干一件事,小王去干了。小王之所以挨骂,是因为小王与老板没有对齐信息,也没有确定老板想要的处理方式,就按自己习惯的方式去办了这事,结果并没有随老板的意。

  讲个组织中平级沟通的例子。小李对小王说:“孙总的那个活你赶一下,要不然我就不能按时交付了。”小王听后说:“我这有很多急活,我尽量往前赶。”后来,孙总给小李打电话吐槽了一下活干得太慢了,小李就又找到小王说:“孙总的那活还没干完吗?他刚才把我骂了一顿。”小王说:“还没来得及干呢,一圈人都在催,还不是得一个一个的干。”看,这个例子中,小李催小王对孙总的活加点急,小王说了自己的情况并表示尽量往前赶,小李就以为事情已经安排好了,后面出了问题后就起了矛盾。小王之所以被埋怨,是因为小王和小李虽然有对齐信息的动作,但信息传递的并不准确。小王之所以对小李的埋怨不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没赶出来孙总的活是有客观原因的,自己这的急活太多了。

  讲个组织中下级汇报的例子。小王对老板说:“老板,我这里活太多了,很多人催我,你能不能把我的活分出去一些?”老板想了一下,团队里每个人都找我吐槽手里活太多了干不完,大家都忙着没有闲人,招人也不会上手这么快,就对小王说:“你接活的时候咋不及时反映情况呢?你拒接了,就不会再给你分了。现在都到你手里了再分出去,别人都会觉得活很难,肯定不愿意接。你克服一下困难,加个班赶一下吧。”小王听了老板的话,想着也没办法,就慢慢干吧。后来,孙总找老板吐槽“你们干活太慢了,我三个月前就把活给你们了”,老板问了后发现这是小王的活,就把小王叫到跟前,说:“孙总刚才打电话把我骂了一顿,他的活都给了三个月了没还干完,你这三个月都在干什么?”看,这个例子中,小王跟老板汇报了一下活太多了,老板考虑现实情况没法解决后就把小王打发走了,后面出了问题后就怪罪起了小王。小王之所以被埋怨,是因为小王和老板虽然对齐了信息,但却没有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处理方式。小王之所以对老板的怪罪不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没干完孙总的活是有客观原因的,自己这的活太多了。

  讲个组织内外沟通的例子。小王离职了,但他离职之前给孙总干的活出了问题。孙总是个明白人,知道乙方虽然还是会安排人处理这个问题,寻思着给小王沟通一下对齐下信息,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于是就给小王说:“你之前给我干的那个活出了×××问题。”过了半天,小王回了信息:“你把通知转给我看看。”后来,小王就处理了一下这个问题。看,这个例子中,小王离职后已经跟孙总的活没有关系了,孙总为什么还要跟小王沟通这个事呢?这就是孙总的高明之处。虽然无论小王是否继续处理这个事,这个事都会有人去解决,但是与小王沟通信息后,除了可以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还可以通过这个事看看小王这个人的品行,还能借助这个事与小王保持弱关系。那小王是否愿意给孙总处理这个活的后续的事呢?孙总肯定对小王没有什么期望,他只是习惯性的问了一下。

  上面这四个例子基本上涵盖了沟通的四种情形:向下级传达、平级沟通、向上级汇报、与无关的第三人沟通。沟通对象掌握的信息不同,利益诉求不同,处事能力和思路不同,权力意志不同,如不能妥善处理这些,就达不成沟通的目的。

|辨知公司logo返回首页,了解更多| |辨知公司logo返回公司信息,了解更多| |辨知公司logo返回站内地图,了解更多|